第十二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于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举行。我院华旭刚教授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做了题为“大跨度悬索桥的涡激共振与减振方法研究”的大会报告。
今年以来,我国含虎门大桥在内的多座悬索桥频发涡激共振事故,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窀战淌诘谋ǜ孀芙崃嗽诠易匀豢蒲Щ鹱手碌男髑哦嘟啄L姓裱芯康闹饕晒ǘ嘟孜姓裾穹げ獾睦砺塾胧匝榧际酢⒍嘟孜姓裰卫淼钠胱枘岽胧┑??;窀战淌诘谋ǜ婵蒲Ы馐土舜罂缍刃髑诺亩嘟孜姓窕?,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指出了若干研究方向。
华旭刚教授团队提出的多点弹性支撑连续梁涡振试验技术受到广泛好评,被风工程著名学者Diana教授用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三桥的涡振评估。今年5月份虎门大桥涡振以来,华旭刚教授应应急部邀请,作为专家组的唯一抗风专家调研了广东、南京和重庆十余座大跨度桥梁服役状况,形成了长达500多页的调研报告及一份政策建议报告。

华旭刚教授做大会特邀报告

华旭刚教授与师生会场合影
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是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是我国随机振动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会议内容涉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中的随机振动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问题。
华旭刚教授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桥梁振动、空气动力学及结构减振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单篇最高SCI他引近200次,授权发明专利5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兼任Engineering青年编委(Section editor)、振动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委会、结构抗震控制与监测专委会委员、结构风工程专委会副主任等。